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

日本‧建築‧文化

這是一篇透過日本建築來探討日本文化本質的文章,有興趣的就繼續看下去吧!






建築是人世與自然的界線,我們透過這道界線與自然相互對抗,至少在大部分文化中是這麼

一回事。由於大多數人只記得大自然帶來的災難,將她所賜予的恩惠視為理所當然,為了免

於災害侵擾,建築物因應而生。然而,從日本的建築物上我們卻看到了截然不同的相處方

式,是一種與自然共處的生活態度,不與自然對抗;亦不誇耀自己的存在,我想這正是日本

八百萬神出現的理由吧?又,日本屬於島嶼國家,國土上不存在大規模自然景觀,也不具有

寬闊的平原,在許多文明發展面向上也都呈現小規模的形式,而這與日本文化特質正相互輝

映,映照出典雅而洗鍊的光芒。



下面我想稍稍討論一下,「日本建築史序說」這本書的前三節。在我讀完的第一時間,一個

概念深深留在我腦海裡─日本文化來自於當地獨特的自然環境,或許是因為章節的編排讓我這

麼認為,畢竟第一節標題就這麼下─「日本的自然與社會」,根據這樣的邏輯脈絡,會自然而

然地產生我一開始提到的想法,日本文化的本質是誕生於自然環境之中,但當我反過來讀這

三章節後,新想法在我腦袋中油然而生,或許事情並沒有那麼單純。



第三節有一個重點概念一再被提起,那就是日本人所重視的「永久」並不在於形體,而是

精神的存續與否,「鴨長明」中就有這麼一句話:「假如在乎暫時存在或依附之處,心會很

苦惱,到底是什麼讓眼目喜悅。這個主人與依附之所間有無常的競爭關係,就如同朝露一

般。」對日本人來說,物體只不過是傳遞精神的媒介罷了,能否長期留存並不是那麼重要,

精神能不斷地傳承下去才是重點。如同第一段所述,如果是順著作者安排的脈絡讀下來,會

不假思索地認為這一精神是來自於整個自然環境,然而,真是如此嗎?順著作者的思路回頭

思考一下,若此精神真是來自於自然,那究竟是肇因於大自然的哪一部份呢?大量的災害?

是如此又為何其他具有同樣特性的地區,並未孕育出相同的民族文化哲學呢?文末有提到,

此精神符合佛教的無常觀,或許你會問這不就是個其他地區的例子嗎?非也,佛教哲學雖然

廣布整個亞洲地區,但從來不能代表一個國家或是一個民族整體文化,不論是中國抑或是佛

教的起源地─印度。



而第二節中又有另一個觀點被提到,日本人對於外來文化很明顯是有所選擇的接受,又或是有

意識地選擇,只採納並留下喜愛的部分。在日本文化中,對於傳統的維持,十分容易,並不

會因為大量外來文化的侵入而失去了傳統,對日本人來說,維持傳統一直都非常重要,而這

也就是所謂有意識地選擇的「意識」所在,熱心模仿外來文化的同時,尊重傳統也從未被遺

忘。此一精神可能與「日本民族有一共同祖先」這一傳說有很密切的關係,我認為這關係是

可以雙向解釋的:透過維持傳統才能確立所謂共同祖先,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具有共同祖先所

以才能輕易地維持傳統,但不論怎麼解釋,具有共同祖先這一描述在日本人心中絕對佔有一

定地位。於是我試著將這一事實與上一段提到的精神做連結,發現這完全就是一個整體的概

念,因為相信具有共同祖先,換言之,全日本人具有相同血源,那麼在他們心中「精神」的

傳承絕對比「物質」的延續容易許多,因此傾向於看重精神而非物質,以此推進整個社會、

整個民族,而所謂維持傳統也不過就是精神傳承與延續的一部份罷了。



然而,回歸到一開始的問題,日本文化來源何在?把上述所有關鍵概念整理之後,我發現其

關係會形成一個圓,就像銜尾蛇圖騰一般,既是結論卻又影響著一開始的前提,沒有一個明

確的源頭,說到這不禁讓我想起一個以前看過的問題:「歷史事件的發生是偶然還是必

然?」當時我並沒有回答得很好,現在看來,既非偶然也非必然,「圓」或許是更好的答

案。



這其實來自於一堂課的作業,也由於是作業的緣故,有可能成為一系列文章

或許可以稍稍引頸期盼一下

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

Different Paths

當遊覽車向東通過東西橫貫公路的牌坊,一期一會的「暑期地質調查」正式宣告結束

我學了很多,也想了很多,但同時也反省了很多

不論是學問抑或是做人,需要改進的地方仍多如繁星

不過這並不是我這次提筆的動機,而是另有其「因」......



進大學以來,我一直以為自己已經將探究真理的熱情燃燒殆盡

也因此並沒有將「研究生涯」放進未來藍圖

然而在這次暑地,看了一個又一個的Model ,也嘗了一次又一次的Rejection

那熱情似乎又從灰燼中燃起,但說白一點或許只是因為不服輸的個性使然

就是因為不服輸,這兩個月來我一直都在思考

想著老師給我們的答案,也不斷重複審視著自己的想法

就這麼過了許多日子,而結論是

──「沒有輸,並沒有輸」,我堅定的相信著



整體來說,邏輯上並沒有太大的瑕疵,至少在腦袋中沙盤推演下是可行的

真正的麻煩出在觀察上......

而且問題還是在指定觀察的範圍之外

換言之,在有限的調查範圍內,這個想法能完整描述觀察到的所有現象

況且,在這個模型下要描述更西邊的情形也不無可能,只需要再一點點的彎曲

......如果今天評分是以接近「參考答案」程度作為標準

那麼就應該給予與前人相同的條件、相同的資源

如此一來再來判斷接近與否,我認為才有一點道理

然而現實情況並非如此──

礙於時間,所能蒐集的資訊絕對是有限的

那麼「如何完善利用有限情報?」不才是比較合理的尺嗎?



很慶幸自己曾「邂逅」下面這句話:

       I learn from experiences and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it is perfectly acceptable to take different paths.

          我從經驗中學習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並且堅信走不同的路是絕對可行的


或許,對我而言,走在不同的道路上才是追尋真理的正確方法...